摘要:目的 了解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現狀并分析影響因素,旨在改善睡眠,使其更好地服務患者。方法 選取我省參加支援武漢抗疫的臨床一線護士369人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和癥狀自評量表進行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的抗疫臨床一線護士PSQI得分為(8.22±2.37)分,癥狀自評量表總分為(148.77±21.21)分,PSQI總分與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和人際關系敏感、焦慮兩個因子得分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312、0.226、0.352)。多元回歸分析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知識掌握程度、是否參加過災害應急培訓、職稱和焦慮是影響護士睡眠質量的主要因素。結論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較差,應加強相關感控知識培訓及心理疏導,提高護士睡眠質量。
關鍵詞: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
睡眠質量的好壞對人體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況產生不同影響[1]。良好的睡眠能夠促進機體功能恢復,讓人精力充沛,以更好的姿態迎接第二天的工作;睡眠困難不僅影響個人的精力和體力,長此以往,還會對機體造成嚴重的心理和生理損害[2]。針對本次疫情,國家號召全民支援武漢抗疫,各省派出的醫護人員接近4萬人次,其中護士占大部分[3]。研究表明[4,5],抗疫臨床一線護士每天需要穿戴完整的防護裝備連續工作4~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人體在高壓或強烈刺激下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抗疫人員在各種壓力之下睡眠質量不是很樂觀,尤其是沒有救災經驗的臨床一線護理人員[6]。保證護理人員的睡眠質量是本次抗疫的關鍵[4]。為了更好地了解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的睡眠質量,本研究選取我省參加支援武漢抗疫的臨床一線護士369人進行調查,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我省首次參加支援武漢抗疫的臨床一線護士369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首次參加本次支援武漢抗疫的臨床一線護士;(2)工作一年以上;(3)參加抗疫臨床一線工作兩周以上;(4)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1)非臨床一線護士;(2)中途因事退出。
1.2 調查工具
調查問卷包括3部分,即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和癥狀自評量表(SCL-90)。研究者在查閱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和維普網等網站上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本次抗疫實際情況設計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年齡、性別、職稱等項目。采用Buyss等設計的PSQI評價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PSQI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sα系數為0.842,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睡眠質量評定[7]。該量表包括7個維度,采用4級評分法,每個維度按0~3分計分,總分為0~21分,總分≤7分為睡眠質量好,>7分為睡眠質量差。癥狀自評量表[8](SCL-90)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9個因子,共90個條目。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7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1=從無,2=輕度,3=中度,4=相對重,5=嚴重,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越差,總分>160分或陽性項目數>43項或任一因子得分>2分篩查為陽性。
1.3 資料收集方法
調查前,研究者通過微信群將本次研究的目的、意義和方法告知研究對象,通過問卷星發放問卷。采用匿名填寫,自愿參加的原則。發放問卷380份,回收有效問卷369份,有效回收率為97.11%。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構成比描述,計量資料采用描述,行t檢驗、相關性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一般資料(見表1)
2.2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SCL-90得分比較(見表2)
2.3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的單因素分析(見表3)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PSQI總分為(8.22±2.37)分,單因素分析結果見表3。
2.4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和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
相關性分析發現,PSQI總分與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和人際關系敏感、焦慮兩個因子得分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312、0.226、0.352),即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和人際關系敏感、焦慮兩個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狀況越差;PSQI總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
2.5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的多因素分析(見表4)
將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的一般資料、SCL-90各因子得分作為自變量,PSQI總分作為應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α入為0.05,α出為0.10,進行自變量賦值。職稱:1=護士,2=護師,3=主管護師及以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知識掌握程度:1=非常好,2=較好,3=一般,4=較差);是否參加過災害應急培訓:1=是,2=否;癥狀自評量表得分為原始數據。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知識掌握程度、是否參加過災害應急培訓、職稱和焦慮為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的影響因素,結果見表4。
表1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一般資料(n=369)
注:P>0.05
表2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SCL-90得分情況
表3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的單因素分析(n=369)
3 討論
3.1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的心理問題較嚴重
表4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影響因素分析(n=369)
由表2可知,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及各因子得分都比較高,且明顯高于國內相關研究結果[9],說明其存在一定心理問題。主要原因在于新冠肺炎在短期內迅速蔓延,周邊國家乃至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也相繼出現感染者[10]。雖然在黨和國家領導下,各省市都采取了相應措施,但是每天增加的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也會造成一定恐慌。臨床一線護士不僅要完成當下的照護任務,還要擔心遠在家鄉的子女和家人,出現心理問題也是必然。相關研究表明[11],護士的心理問題會影響其睡眠質量,進而影響自身健康,降低臨床工作質量。
3.2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較差
從以上數據可知,抗疫臨床一線護士PSQI總分為(8.22±2.37)分,明顯高于吳際軍等的研究結果[12],說明本研究納入的護士睡眠質量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和未知性,沒有救災經驗的臨床一線護士內心會有很多想法,擔心自身安危,憂慮家人安全;雖然防護措施做得比較全面,但是與患者的近距離接觸也會使護士感到擔憂[13];再加上很多護士只參加了一些抗疫救災相關培訓,對培訓內容沒有很好地消化,很難全面應用到臨床護理之中。以上都有可能影響臨床一線護士的睡眠質量[14]。鑒于以上原因,應加強抗疫人員培訓和管理,做好抗疫臨床一線護士心理疏導,合理安排工作,盡量減輕其工作壓力,保證其睡眠質量。
3.3 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的影響因素
3.3.1 癥狀自評量表總分低的護士睡眠質量更好
對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和心理健康狀況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后發現,心理健康狀況越差,PSQI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近期國內研究顯示,抗疫臨床一線護士受職稱、學歷、是否參加過災害應急培訓等因素的影響,出現心理問題的護士不在少數,有心理問題的護士睡眠質量自然受到影響。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可知,焦慮是影響護士睡眠質量的重要因素。Becker等[15]的研究顯示,睡眠障礙與焦慮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主要原因為焦慮的發生與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等神經遞質異常有關,而睡眠障礙者又存在5-HT、NE等神經遞質合成失調[16]。因此,要想使抗疫臨床一線護士擁有高質量的睡眠,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分析影響因素,及時提出干預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焦慮會導致護士煩躁、緊張,影響護士對患者的耐心,對護士睡眠質量造成干擾,所以及時評估臨床一線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于護士和患者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
3.3.2 職稱高的護士睡眠質量更能得到保障
職稱是醫院對護士進行評級的主要指標,不僅關系著護士的待遇,還反映護士的綜合水平,職稱高的護士能更好地掌握各類專業知識[17],閱歷、經驗更豐富,有更多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做出決策。以上原因也是導致本次研究結果的原因。本研究經過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發現,職稱是影響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的重要原因,和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3.3.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知識掌握得好、參加過災害應急培訓的護士睡眠質量更好
本研究通過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知識掌握程度、是否參加過災害應急培訓是抗疫臨床一線護士睡眠質量的影響因素。從目前來看,護士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知識掌握得越好,PSQI評分越低,睡眠質量越好;護士對相關知識不了解會增加感染幾率,勢必影響其睡眠質量。參加過災害應急培訓、PSQI總分低的護士睡眠質量也更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這部分護士擁有一定的抗疫救災經驗,在完成相關護理任務時有更多護理對策。
參考文獻
[1]陸璐,趙少勇睡眠質量對自我控制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20(2):12.
[2] NILTON SALLES ROSA NETO,JUDITH CAMPOS DE BARROS BENTO ,ROSA MARIA RODRIGUES PEREIRA. Depression, sleep disturbances ,pain,disabi
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Brazilian Fabry disease patients[J]. Molecular Genetics and Metabolism Reports ,2020(22):112.
[3]張海洪新冠病毒肺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研究的倫理思考[J].中國醫學倫理學, 2020(2):7.
[4]李佳歡,王娟,陳擎儀,等正念和反芻在護士工作壓力與睡眠質量關系中的鏈式中介作用[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 , 2020(2):25.
[5]任志洪,趙春曉,田凡,等中國人心理健康素養干預效果的元分析[J.心理學報, 2020(2):25.
[6] ZHIMING CHENG,INGRID NIELSEN,HENRY CUTLER Perceived job quality,work-life interference and intention to sta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
wer,2019(1):70.
[7]劉賢臣,唐茂芹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 1996(2):103.
[8]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
[9]徐明川,張悅首批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臨床一 線支援護士的心理狀況調查[J]護理研究, 2020(2):3.
10]賈秀麗,張麗敏,袁心ICU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及對護理倫理決策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 2017(9):63.
[11]田小榮,田艷妮手室男護士心理彈性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9):1426.
[12]吳際軍,宋嫻,陳飛,等.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臨床一 線護士睡眠質量調查及其影響因素[J]護理研究, 2020(2):12.
[13] KETEFIANTS .Moral reasoning and moral behavior among selected groups of practicingnurses[J].Nursres, 1981(3):171.
[14]關倍倍,陳長香社區老年人的睡眠質量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0(2):419.
[15] BECKER N B,JESUS S N,JOAO K A.et al.Depression and sleep quality in older adults:a Meta-analysis[J]. Psychol Health Med,2017(8):889.
[16]筲婷,譚華.無癥狀性腦梗死睡眠障礙與認知執行功能損害和焦慮抑郁的相關性[J]實用醫學雜志, 2019(22):3522.
[17]涂小平從汶川地震救援談護士在災害護理救援中的作用[C]/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急診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成都,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