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脫貧攻堅任務取得全面勝利、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的宏觀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對農村基層公共管理的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充分的研究,進而提出一些合理建議,為農村地區基層管理的改革提供現實指導,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關鍵詞:農村公共管理;問題;對策研究;
引言
在中國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不僅關系著廣大農民的生活品質,更是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重要一環。在這個過程中,農村公共管理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下農村公共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對農村地區基礎公共設施的管理,第二是對農村地區規劃投資的管理和應用。
在現代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公共管理不但要有足夠的人力資源支持,而且還要有一定的資本投入,這一點也是十分關鍵的。相較于經濟發達的城市地區,農村地區資源稟賦先天不足,這就要求在農村經濟建設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整合當地資源,為農民創造優質的生活環境。
一、當前農村經濟建設中存在的管理問題
。ㄒ唬┞毮軇澐秩狈茖W性
只有解決好“三農”問題,我們才能早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因此,我們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鄉鎮一級的基層單位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目前的情況是,在很多農村地區基層干部崗位職能的劃分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比如一些地區缺失某些必要職能崗位的設置,這就直接導致職能部門不能有效地承擔起有關的社會與經濟建設工作。長此以往將對農村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ǘ┕餐顿Y過大
當前農村的各項經濟工作與城市相比還都處于起步階段,而某些農村地區在經濟建設中卻盲目地直接借用城市公共管理的經驗。但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的管理目標和實際情況完全不同,這樣做不僅導致了農村在公共事業方面投資過高,還極大地浪費了當地有限的資源。若不及時進行適當的改革,必將影響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農村地區管理資本的投入沒有城市地區那么充足全面,而且這些投資中相當一部分帶有扶貧性質。而上級部門希望通過對基層公共管理事業投資來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如果我們不結合實際情況,而是照搬城市經驗,將投資大規模用于高端設施和娛樂設施的建設中,這樣會對農村的經濟建設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農民很難從中獲得實際的利益。
。ㄈ┕补芾碚唧w系不完善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政府為了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出臺過很多指導意見和法律法規,但這些政策與措施主要是關于農村建設規劃方面的內容,具體的建設指導意見和與基層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卻比較少。由于指導綱領性思想較多,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存在朝令夕改的現象,導致項目建設缺乏實際建設標準。農村各地區之間相互攀比,大興土木建設形象工程,造成資源浪費,不僅不會讓農民得到切實利益,甚至還會發生損害農民利益的事件。
。ㄋ模⿲I人才缺乏
一直以來,專業人才的缺失影響著農村地區公共管理發展。農村地區經濟欠發達,人才引進難度比較大,加之本地區人才匱乏,這些綜合起來就導致了農村經濟建設中一直缺乏專業的指導,使得農村地區經濟建設工作無法取得理想的成效。為了更好地發展農村公共事業,我們必須引進專業的管理人才,服務于農村經濟建設。由于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的農村經濟建設需要制訂不同的具有針對性的實際方案,所以我們需要大量的相關人才參與農村經濟建設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由于農村地區的條件比較艱苦,所以很難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經濟建設的公共管理策略
。ㄒ唬﹥灮鶎訊徫慌渲
首先,農村地區存在崗位配置不合理的現象,我們需要有針對性地優化農村地區崗位與職能的配置,從而更好地服務于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同時,我們還需要根據農村經濟建設中遇到的實際情況對現存的基層部門的結構進行優化,從而提高政府部門行政管理效率。
其次,我們可以通過基層群眾選舉制度選出當地百姓信任的工作人員來任職。這類人通常既能夠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又能夠取得村民的信任,所以可以更好地開展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與管理工作。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崗位安排有利于農村的長治久安。
最后,我們還應考慮給予基層部門充分的自主權,簡化不必要的行政流程。例如我們完全可以給予基層部門更多的資本管理權,讓資本在農民的監督下充分投入到農村經濟建設的事業中,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率,實現農村社會效益最大化。
。ǘ┖侠硗顿Y農村公共事業
針對農村經濟建設中盲目照搬城市經驗造成農村公共事業投資占比過高的問題,我們需要在投資農村公共事業之前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論證,在科學理論的支撐下,合理利用資本,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村地區的健康發展。例如在投資之前,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與評估,確定該項目是否能真正對本地區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是否能真正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同時,在進行公共事業的投資時有必要征詢村民的意見。例如在對農村醫療教育和文娛事業的投資比例進行合理分配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在充分了解村民意愿的基礎上進行資本的分配。在確定資本投資額度之前進行合理適當的評估,不僅是對村民的尊重,也可有效地避免資源浪費。
。ㄈ┙∪鶎庸芾碚
需要明確農村公共管理中的各個環節,并制定相應的行為準則,讓基層干部的管理行為處于法律和制度的監督之下,做到有法可依。這樣不僅可以督促基層干部更好地履行職責,還可以更好地維護村民權利,真正做到對農民群眾和農村干部的雙重保護。同時在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需要占用農戶的資源,需要切實制定占用各種資源的補償措施,保障農戶的利益。另外,完善的監督機制是保障權利有效運行的重要手段,在農村公共管理活動中要建立起相應的監督機制,既要監督各項政策的執行情況,也要監督基層干部的管理行為。
。ㄋ模┡嘤鶎庸芾砣瞬
當今社會,人才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對農村地區專業管理人才的培養更是面臨著復雜的挑戰。我們可以對外引進相關的人才,這樣做能在短時間內彌補農村地區缺乏專業管理人才的缺口,促進農村地區的快速發展。另外引進的專業人才還能帶動基層干部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提升基層干部的綜合管理素質,推動農村管理事業的發展和農村社會的進步。
三、結語
要實現中華民族繁榮富強就必然要實現鄉村振興,只有真正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行之有效的公共管理策略可以很好地解決農村經濟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將經濟建設的成果更好地惠及當地的農民群眾。利用科學合理的公共管理策略改善農村環境,讓更多的人享受到農村發展帶來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朱海琴.論新農村經濟建設中的公共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6):180-181.
[2]陳德旭社會治理視域下我國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與運行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7.
[3]賀志武.論新農村經濟建設中的公共管理[J].科技經濟市場,2015(6):152-153.
[4]于禮新農村經濟建設的公共管理[J].現代營銷(下旬刊) ,2020(5):32-33.
[5]付仗靜.公共管理視角下拉薩農牧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研究[D]拉薩西藏大學,2016.
[6]張玉漫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公共管理體系的優化[J]農業經濟,2014(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