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討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靜脈留置針穿刺訓練系統在護理本科生畢業實習中的應用效果,以期提高護理本科畢業生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率。
關鍵詞:靜脈留置針;虛擬訓練系統;本科護生;畢業實習;
隨著靜脈治療操作技術規范在臨床的落實,外周靜脈留置針因其對血管損傷小、易固定、不用反復穿刺等優點,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1,2,3]。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目前全球每年注射次數超過160億次[4],其中靜脈留置針占比較大,因此靜脈留置針是護生必備的操作技能[5]。然而隨著患者就醫體驗的要求增高,許多患者希望靜脈穿刺能夠一次成功,因此不愿讓護生進行穿刺,給護生學習造成一定困難,同時由于穿刺失敗而產生的護患矛盾也不斷增加[6]。隨著虛擬仿真系統的開發、完善、應用,護生在虛擬環境中操作產生了如同真實環境中操作的感受和體驗,該技術應用于基礎護理學實踐教學中已取得良好效果[7,8],但尚沒有研究應用于畢業實習階段輸液操作練習中。本研究中實習護生借助虛擬仿真技術進行仿真操作,旨在調動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護生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操作的有機結合,通過反復操練來增加實習護生的操作熟練度,并提高護生臨床操作的自信心,增加穿刺成功率,從而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形成[9]。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間到我院內科系統實習的本校臨床護理本科畢業生72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名,女68名,年齡21~24歲,均已完成學校的理論授課。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6人。兩組護生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一般資料比較
1.2 研究方法
1.2.1 虛擬仿真系統的構成
靜脈穿刺虛擬訓練系統是由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虛擬現實訓練系統,包括硬件模型系統和虛擬模擬系統。系統內部所有病例均來源于真實的臨床數據,并以病例為載體,能夠模擬整個靜脈留置針穿刺過程中的虛擬現實情景,通過用戶界面與實驗硬件系統的交互,準確模擬接觸和穿刺的感覺,并可實現實時監測穿刺情況并做出反饋,與實際操作完全同步,滿足不同層次護理人員的靜脈穿刺技能訓練需求。
1.2.2 虛擬仿真系統的應用
。1)兩組護生入科前統一進行理論培訓,包括醫院環境介紹、護生實習紀律、護理工作制度、護理安全及實習安排等內容。(2)培訓結束后對照組采用傳統的一對一臨床帶教模式,即護生由臨床護理教師進行一對一的床旁講解與示范教學。試驗組隨機分成6個小組,每6人一組,由護理教學培訓秘書分批次進行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靜脈留置針穿刺演示,具體的步驟:(1)進入情景模擬界面,根據病例的不同情況選取適合穿刺的部位和手臂;(2)按照操作標準自主選取操作中所需的物品;(3)進入操作流程,通過用戶界面模擬現實環境逐步演示,在穿刺關鍵步驟通過實驗硬件系統獲得真實的觸摸感及穿刺成功的落空感,顯示屏會實時顯示穿刺結果;(4)完成整個操作流程并提交后,會及時生成評價結果,做出反饋,正確的操作與用戶的操作對比出現在同一界面,方便操作者及時發現錯誤操作步驟,并進行強化練習。演示結束后,在護理教學培訓秘書的指導下,護生進行反復多次練習,通過該系統熟悉靜脈留置針用品、操作流程、不同部位及手臂的穿刺觸感。試驗組護生隨后返回臨床與對照組一樣采用一對一的臨床帶教模式。(3)我院內科統一實習時長為8周,實習期間對所有護生采用護理部統一要求的雙向互動教學模式,每兩周進行一次教學活動,包括1次臨床小講課和3次教學查房。
1.2.3 帶教質量控制
由護理部統一制定臨床帶教護理教師遴選條件,其中明確要求臨床帶教教師須取得護士執業資格,具有N2能級且本科及以上學歷。每年科室組織臨床帶教教師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才能承擔臨床帶教工作。教學秘書定期聽取護生的反饋意見,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時給予修正。
1.3 評價方法
1.3.1 穿刺成功次數
統計兩組護生在8周實習期內的穿刺總次數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次數,如果給同一個人穿刺失敗后再次穿刺總次數計為1,認為穿刺失敗。
1.3.2 外周靜脈留置針操作技術考核
實習結束后進行操作考核,考核使用統一的外周靜脈輸液模型,由科室采用統一的評分標準進行考核,滿分100分。
1.3.3 教學效果調查問卷
靜脈穿刺虛擬訓練系統培訓結束后,當場向試驗組護生發放問卷,問卷采用李紅梅等[8]設計的護生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包括理論學習(2個條目)、操作技能(5個條目)、學習興趣(2個條目)3個維度,共9個條目。問卷均為選擇題,每題選項分為是(2分)、尚可(1分)、不是(0分),滿分18分。問卷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74,信效度良好。問卷以無記名方式填寫,填寫完畢當場收回,發放問卷36份,收回問卷36份,全部有效,有效回收率為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穿刺成功次數比較
兩組護生穿刺成功次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兩組穿刺成功次數比較
2.2 兩組護生外周靜脈留置針操作技術考核成績比較
試驗組外周靜脈留置針技能考核成績為(90.14±4.76)分,對照組成績為(81.53±5.62)分,試驗組護生的成績優于對照組(P<0.05)。
2.3 試驗組護生教學效果評價
絕大多數試驗組護生表示喜歡虛擬仿真系統訓練方式,認為使用虛擬仿真系統訓練可以激發學習興趣,能夠輔助操作學習,提高操作熟練程度等,見表3。
表3 試驗組護生對虛擬仿真訓練的學習效果評價[n(%)]
3 討論
3.1 有利于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
由表3可見,91.67%的護生喜歡這種教學方式,并認為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畢業實習期間帶教教師采用的授課方式主要是理論講授,其次為案例分享和操作示范與練習。畢業實習作為臨床實踐教學的重要階段,通過實習使護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上的實踐技能有機結合起來[10]。對于初入臨床階段的護生,若仍然采用課堂上的理論教學方式及單純的床旁講解與示教,則很難調動護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5],導致護生對臨床操作存有緊張、恐懼、急躁、不自信等[11];谔摂M仿真技術的靜脈留置針穿刺訓練不同于傳統的輸入式教學,它通過模擬臨床真實情景的練習環境,能夠激發護生學習興趣,引導護生自主進行操作練習的同時鍛煉了其臨床思維能力,對調動護生學習的主動性及提高教學效果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3.2 有利于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的聯系,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研究結果顯示,這種教學方式可有效提高護生技能操作成績及臨床穿刺成功率。護生初入臨床,對于單純的床旁講解與示教,多數只是觀看,參與度極低,操作學習時間延長。然而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靜脈留置針穿刺訓練不同于傳統的輸入式教學,它是通過虛擬仿真技術將靜脈留置針操作的學習設計到虛擬的臨床情景中,不受空間、時間、臨床患者的限制,可讓護生進行反復多次的操作練習,使其不斷熟練操作流程及細節。同時,不同病例的選擇會出現不同的臨床操作情景,鍛煉了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加強了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聯系,作為護生進入臨床工作初期的過渡練習,可使其在進入臨床前充分掌握這項操作技能,提高臨床操作技能水平,有效縮短課堂教學與臨床護理工作的距離,使護生能盡快進入臨床護理角色中。
3.3 有利于促進護患關系和諧發展
外周靜脈穿刺技術作為護士的一項常規操作技術,是護生今后從事護理工作的基本功,是其畢業實習期間急需掌握的一項重要專業技能。穿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護理工作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12]。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新護士覺得自身的穿刺技術不過關,甚至有人在緊張的環境下忘記了操作流程[13],在患者面前手忙腳亂,引起患者對護生的不信任,從而引發對護理工作的不滿意。在本研究中,護生進入臨床之初通過虛擬仿真訓練系統熟悉操作流程,增加操作熟練度,增強了自信心,緩解了緊張情緒,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從而促進護患關系和諧發展。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8,14,15],該系統設置缺乏愛傷觀念、雙向溝通及人文關懷等,隨著患者對就醫感受及護理需求的不斷提高,虛擬仿真訓練系統還不能完全替代真實患者,可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與傳統的臨床帶教模式相結合,促進護生盡快適應臨床角色,融入臨床工作。
參考文獻
[1]張榮花,張艷梅靜脈留置針不同封管方法的效果觀察[J]福建醫藥雜志,2016,38(1):166-167.
[2]戚曉梅,任國琴,丁新紅,等靜脈留置針改良正壓封管技術應用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護理,2017,3(5):112-114.
[3]陶艷玲,陳娟慧,周春蘭低年資護士外周靜脈留置針知識、態度與行為問卷的研制[J]護理研究, 2015,29(6A):1975-1980.
[4]王富麗, 張流波,沈瑾,等 國內外安全注射研究現狀與對策[J].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9,36(1):66-69.
[5]鄧雪,何亞林實習護生外周靜脈留置針知識、態度與行為現狀的調查研究[J]全科護理2019,17(11):1386-1389.
[6]其春,餛華威,何珍, 等簡易靜脈穿刺模具的制作與應用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 2019.25(36):180-182.
[7]劉齊,劉桂瑛,蘇麗西,等虛擬仿真技術聯合網絡教學用于基礎護理學實踐教學[J].護理學雜志, 2019,34(24):71-73.
[8]李紅梅,田朝霞,張紅,等.虛擬仿真訓練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 2017.52(3);275-279.
[9]王芳流程化護生帶教模式對輸液廳靜脈穿刺效果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 2019,16(31):152-153.
[10]劉艷偉PDCA循環管理模式對護理實習生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及臨床實踐能力的影響[J]青醫藥衛生, 2020.52(1):68-70.
[11]唐博,甚春仙. 焦點解決短程心理輔導對實習護士心理彈性和職業倦怠感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27(1):151-156.
[12]袁俏嫻,張妙燕,張月瑩,等靜脈留置針規范化培訓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J].2020,18(20):174-176.
[13]邊珊珊,丁小娥,須懿影響新護士靜脈穿刺失敗原因的質性研究[J].當代護士, 2018.7(25):119-120.
[14]張佩,姜文,廣霞基于仿真技術的護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構建[J]齊魯護理雜志, 2015,21(19):114-115.
[15]吳曉波,周小芳,李福鳳,等.靜脈虛擬注射系統在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那[J].中華護理教育, 2016,13(11):818-820.